当前位置:首页 > 蓝冠测速 >

穿越风雨 海鸥逐梦翱翔新高度 <span> <p>扫码阅

内容提要:从古时立于飞檐琼宇间的日晷,到今天集精湛技艺于腕间的手表,人们在感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同时,对时间的探索从未停止。走进位于天津海鸥工业园内的海鸥表博物馆,仿佛置身时空隧道,耳边是时光前行的声音:我国钟表史的发展历程和高光时刻呈现于此,中华民族的智慧、勤劳以及拼搏创新精神跃然眼前。

天津北方网讯:从古时立于飞檐琼宇间的日晷,到今天集精湛技艺于腕间的手表,人们在感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同时,对时间的探索从未停止。走进位于天津海鸥工业园内的海鸥表博物馆,仿佛置身时空隧道,耳边是时光前行的声音:我国钟表史的发展历程和高光时刻呈现于此,中华民族的智慧、勤劳以及拼搏创新精神跃然眼前。

作为新中国第一只国产手表,诞生于1955年的天津海鸥手表让我国曾“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尴尬戛然而止,填补无数中国制表业空白。但历经繁华后,“中华老字号”也一度迷茫于市场的瞬息万变,陷入“路在何方”的焦虑。再看如今,每个月都有新的技术项目立项,近三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总额超8000万元,引入一批设计开发人才……天津海鸥表业集团在“守”与“变”中,找到了一条将底蕴转化为自身优势、展翅翱翔于新高度的路。总工程师周文霞透露一个好消息: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攻关,2.5毫米薄型自动表最近完成了第三版机芯试制,明年上市已提上日程。

海鸥表对于国人而言,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工业百废待兴。于是,天津市轻工业局在1954年批准建立手表试制组,即天津手表厂的前身,“海鸥”品牌亦源于此。转年,一块名为“五星”的“中国第一表”诞生,结束了我国没有自主生产机械手表的历史。时至今日,很多人家中还珍藏着一块海鸥手表。凭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研发,海鸥完全掌握陀飞轮、万年历、三问表等三大经典高端技术,企业还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首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红极一时的老字号有些“乏力”,特别是更具消费潜力的年轻人对它们失去兴趣。海鸥如何逆风翱翔?“过去几年,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是百姓消费习惯的改变。”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徐创越有感而发,为此海鸥从构建专业电商平台,到组成一支专业运营团队,再到策划一系列适合不同年龄消费者的营销方案,全力迎击挑战风浪。

企业良性发展,需要内外兼修。“线上直播带来的流量是一时的,海鸥人在思考怎样快速精准跟上新消费群体。因此我们倡导全体员工,无论是技术端还是生产端,产品设计端还是销售端,都要充分了解市场,关注消费者需求,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在徐创越看来,企业的核心实力,如同海鸥的左右双翼。一翼是海鸥手表品牌,另一翼是海鸥所制造的手表机芯。

海鸥的“守”与“变”,58岁的总工程师周文霞最有感触。“以前我们设计一款机芯,就是追求它的结构精湛、产品技艺、性能质量,随后成品表再给机芯‘穿衣服’。可以说是反向设计,和市场有些脱节。2019年历经混改,我们成立自己的科创中心,把机芯研发和成品表研发结合起来,相当于打通制造全过程,实现正向开发。以产品设计为龙头,牵动机芯制造,共同来做市场、做产品。”这位第一批中国机械表机芯设计大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表示,这样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在行业内,对机芯薄的追求,一直代表着全世界最高端的技术。特别是2.5毫米以下的机芯,哪怕只薄一点点,困难都是成倍累加。为让海鸥品牌始终立于全球顶尖,我们从十年前就开始向最薄处攻坚。”说起困难,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周文霞笑着摇摇头,“机芯减薄了,但零件数量是不能减少的,因此零件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要求更高了。零件间隙缩小,在制造和设计的匹配上非常难结合。混改以后,企业体制机制变了,在一如既往支持创新的同时,加大了科研投入,因此我们在近期取得研发上的突破。新一轮试制的验证结果显示耐磨性更好,结构更优化,这都是企业求变的成果。”

在挺进国际市场市场过程中,海鸥也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截至2022年底,累计完成专利申请1348项,其中境外专利33项,国内发明专利126项,累计实现知识产权直接投入780.25万元。“截至6月底,2023年我们申请专利20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18项。”徐创越表示,为做好传承,企业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育力度,“我们有一批数十年技艺传承的大师,还有一批经验丰富、年龄在40岁上下的技术骨干,并不断和高校合作吸引年轻人才,形成梯度培育。混改4年以来,我们的产业工人、专业技师等平均收入水平翻了一番。”

“过去4年间,海鸥品牌的营收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我们希望在2025年,海鸥70周年庆时,在盈利能力、品牌美誉度、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成为全球制表业的行业标杆,擦亮天津老字号招牌。”徐创越信心百倍。(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