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蓝冠测速 >

走进制证中心 看身份证如何“走”出来 <span>

内容提要:在河东区卫国道,有一座不起眼的灰色小楼,您日常生活离不开的身份证,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这座小楼是天津市公安局身份证制作中心(以下简称制证中心)。

天津北方网讯:在河东区卫国道,有一座不起眼的灰色小楼,您日常生活离不开的身份证,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这座小楼是天津市公安局身份证制作中心(以下简称制证中心)。

“这里每天要制作3000张至4000张身份证,最高峰时要制作12000张。”制证中心负责人高鹏介绍说,一张身份证的制作要经过十几个环节,每一个流程都要精益求精完成,因为责任重大。

11月3日,记者来到制证中心。制证车间里非常安静,静到只能听到机器与身份证摩擦的声响,静到只能听到审核人员手中鼠标的“嗒嗒”声。高鹏告诉记者,制作一张身份证主要有七个步骤:相片认证、膜打印、预定位、平压冲切、电写入、数据核验、分拣质检,其中还会分出更精细的步骤。“就拿相片认证来说,里面还分好几步。”

各区办理身份证采集的照片都会汇集到制证中心,所有照片的认证都在这里完成。受理点拍下市民的照片后,第一时间传输到制证中心,审核民警通过电脑查看照片是否合格,除了穿着打扮、头发不能遮挡五官等需要符合标准外,还得看照片的亮度、反光等几十个项目。受理点众多,核验照片的民警却只有一位。因长期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审核民警一眼就能看到照片的问题。因这个岗位不能离人,民警上厕所都得用“飞行速度”。

另一个鼠标声不断的工位是“新旧容貌”对比工位,市民更换身份证的时间有的是几年,有的是十几年,因此从发型到肤色、从容貌到神态,变化都不一样。有的变化明显,民警需要将居民此次拍摄的照片和历史照片进行比对,虽然有机器帮衬,但对民警的眼力要求非常高,不能有一丝马虎。“当然,也会出现一些对不上的,比如做过整容手术的,虽然神态能看出相似,但容貌上往往需要属地派出所帮忙找到居民,提供做过整容手术的相关证明方能确认。”再有,查重也是照片认证的重要一项。系统会查找最为相似的两个人,通过样貌看是否为同一人。为了预防冒名顶替,民警们各个都炼成了“火眼金睛”。

身份信息和照片经人工比对无误后,部分照片还要进行校色处理,然后将信息打印在特制的材料上,再将证件“雏形”用机器切割成独立的身份证,在电子芯片中“写”入信息。之后,经过质检、分拣入库、邮局寄递等程序,一张身份证才会送到办证人手中。

大量的数据、重复的流程、印刷的机器……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份单调的工作,但辅警黄爱维却觉得每天的重复都藏着挑战。她在制证车间工作了近20年,是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之一,“时间长了,能摸索到一些规律,比如人脸部有些细节是历经岁月也不易变化的,我把这些细节总结下来传授给年轻同事,然后让他们在比照中熟练掌握,提高工作能力。”

虽然制证技术已经十分先进,但谁也不能保证机器百分之百无误,因此“一个萝卜一个坑”,每台机器旁都会站着一位民警,“监督”机器干活。制证中心一共有十多位民警辅警,几乎没有休息日。虽在同一个屋檐下工作,但每天除了盯电脑、看机器,一天下来同事间说不上几句话。

2004年更换二代身份证至今已经近20年,明年开始迎来三年换证高峰年,制证中心面临成立以来最大的挑战。“制证中心将想尽一切办法,迎难而上,保证顺利完成任务。”高鹏说。(津云新闻编辑邓坤伟)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