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河东区上杭路街道以建设万达广场社区专属网格示范点为契机,推动区域内专属网格资源与社区需求有序对接,打造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全科网格”升级版,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解决写字楼员工停车难
“我们员工的车都停在万达地下停车场,费用较高,周末不上班,包月停车又贵又占用资源,我们员工去跟车场谈过,谈不拢,您帮忙想想办法吧。”楼宇内的兼职网格员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在写字楼上班的员工停车难是个重点问题,万达广场停车场的包月停车卡不能适应企业需求,企业员工期待更加惠民的政策。万达广场社区党委立即对万达广场周边停车模式进行调研,听取部分企业员工的诉求,提出更为精细化的潮汐式停车模式。经过社区党委与万达广场管理方的多次协调沟通,管理方同意将包月卡升级为工作日卡和夜间停车卡,为周边商户、居民提供停车便利的同时,提升停车场利用效率,实现“治理 服务”双赢。
“三进四问”织密“一张网”
“您看我们这个走访台账,都是金街上的商家反映的外墙损坏、屋顶漏水等问题。每次走访我都会一一记下,及时反映给相关部门。”万达广场社区网格员赵亮拿着走访台账正要去参加物业协调会,把台账上的问题反映给万象美物业公司,督促他们及时制定修复方案,消除安全隐患。赵亮所在的万达广场社区地处“万爱”商圈,是典型的商居混合型社区,辖区分布有大型商业体河东万达广场、3座写字楼、河东金街,入驻的企业商户有700余户。此外,社区还有尚东雅园、尚东馨园两个高层小区,居民也有1500余户。为提高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在上杭路街道党工委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万达广场社区党委在原来5个住宅网格的基础上,结合辖区商业覆盖情况建立了3个专属网格,并根据商业实际情况将3个专属网格细化为8个微网格,搭建“街道—社区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员”的四级管理架构,统筹构建“网格员 街道包保干部 行业主管部门对接人 社区民警 专属网格单位联络员”专属网格“五包一”工作模式,将党的建设、治安维稳、矛盾化解、食品安全等社区治理事项纳入网格,在万达商场、写字楼各楼层的显著位置加挂“万达广场社区专属网格服务公示栏”,有效解决了商户有问题找不到人的问题。为精准服务网格内的居民和商户,万达广场社区党委提出“三进四问”工作法,通过网格员进住户、进楼宇、进商户,问矛盾诉求、问治安状况、问服务需求、问意见建议,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形成走访台账,确保网格员对网格内的大事小情全面了解掌握,力争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公益服务居民和企业员工
万达广场社区每月一次的“公益市集”也是整合资源创品牌、延长网格“服务链”的方式之一。社区积极响应企业和群众需求,整合网格内的商企公益资源打造“党建 ”志愿联盟。今年以来,“公益市集”提供的志愿理发、健康义诊、法律咨询、电信反诈宣传等项目服务居民超千余人次。
针对部分商户的特定需求,开展定制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网格员在走访时发现,部分企业员工不了解工伤方面的政策,社区党委积极链接服务资源,联合河东区人社局、天津市社会保险学会面向辖区企业、员工开展工伤预防主题宣传活动;针对部分企业关心的法律知识问题,社区党委联合多方资源,安排公益律师开设线上法律小课堂30期、线下法律讲座2期,引导企业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等等。(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