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今年以来,宁河区岳龙镇胡家甸村组织乡贤、党员、退役军人等,组建了一支“管家”团队,帮着劝和村里的各种矛盾,解决了不少纠纷。
村民王某种了二亩棉花,这片棉花地旁边就是另一位村民种的树苗。原本两家的地隔了两米多,去年这名村民多栽了点树苗,离王某的棉花地就剩不到一米。原本王某觉得没什么,可今年收棉花时,产量比去年少了100多斤。她总觉得,是树苗离得近了,吸走了棉花地的肥。为这事儿,俩人吵了好几回。王某要求赔偿,但对方不认头。
62岁的王中如做过村主任,是“管家”团队的成员。王某和对方的矛盾,就由他来帮着调解。他几次串门,分别劝和,并对这两家人说:“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都让一步。”他又找来了镇里的农技人员现场查看,确定有0.2亩地的棉花因为离树苗近受损。最终,在他的说和下,两户人家在和解书上签了字。(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