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蓝冠平台 >

<i>融合发展激发天津城市活力和竞争力 建设“运

内容提要:本月15日,跑友圈瞩目的马拉松赛事在天津城区举办,来自五湖四海的数万名跑友汇聚津门,在海河边共同见证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记者了解到,除了马拉松赛事,天津近期还将举办京津冀高尔夫球邀请赛、第九届羽毛球业余联赛和第五届水上运动会的帆船、帆板、皮划艇桨板马拉松、双人独木舟、航海模型等体育项目的比赛。 全市已有5.3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引领全民运动强身健体。图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进行技能展示。李吉森摄

  天津北方网讯:本月15日,跑友圈瞩目的马拉松赛事在天津城区举办,来自五湖四海的数万名跑友汇聚津门,在海河边共同见证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记者了解到,除了马拉松赛事,天津近期还将举办京津冀高尔夫球邀请赛、第九届羽毛球业余联赛和第五届水上运动会的帆船、帆板、皮划艇桨板马拉松、双人独木舟、航海模型等体育项目的比赛。

  体育运动,展现着人类的拼搏精神,饱含激情与希望。具体到每一个人,参与运动能强身健体,更能突破自我。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受近期一系列体育赛事的吸引,加入到比赛中来,更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去年,天津市发布“运动之都”建设行动方案(2022—2030年),预计到2030年,将全面建成具有天津风格和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国际化“运动之都”。

  在“运动之都”建设过程中,市民群众是最基本的个体,也贡献着自己的能量和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开始参与运动,长期健身。不少人坚持运动,并参加全国比赛,将爱好发展成一项终身实践的事业。目前,全市已发展、培训了5.3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区、乡村引领群众全民健身。“人人参与运动、人人身心健康”的城市形象正汇聚成形。

  生在海河边 爱上皮划艇

  在天津的城市格局里,一条海河穿城而过是最大的特点。正因如此,天津人与海河之间有着讲不完的故事。不久前,海河上自发的亲水、跳水活动,还一度登上了网络热搜,引发全国各地的网友前来观摩、打卡。在众多亲水活动项目里,这种自发的跳水活动显得有些随性、粗犷,专业性不足。而近年来,一些桨板、皮划艇项目也正在海河上悄然兴起。

  9月下旬,津城的傍晚气候格外舒适。40多岁的林松开车带着皮划艇向着海河边驶来。到了训练的地点,他卸下皮划艇,穿上救生衣,检查完所有的装备,开始了10公里的静水竞速训练。“我报名了10月份的第五届水上运动会的皮划艇双人项目,上届水上运动会我获得了第三名,争取这次也拿到名次。”林松表示。

  十多年前,中国奥运健儿在雅典、北京两届奥运会上蝉联皮划艇项目的金牌,让这一小众项目走进了公众的视野。自此以后,国内体育运动领域涌现出一大批皮划艇爱好者和参与者,林松就是其中之一。

  在2010年前后,林松购买了一艘充气艇。他带着艇来到杨柳青,从附近的子牙河往下游的三岔河口方向划去,一路上看到岸上很多人钓鱼,岸边的芦苇随风摇曳,轻舟划过水面,心情不禁荡漾。这种逐浪而行、轻松漂逸的感觉,令林松格外入迷,也因此喜欢上了这一运动项目。

  后来,林松购置了硬艇,船体比较窄,相对较长,运动所具有的专业性也更强了。一些初学者划这样的艇,在水里很容易翻船。“无论任何水平和段位的皮划艇运动参与者都要穿上救生衣,这是必须具备的业务素养。”林松在训练中一直遵守着这条规则,无论再轻松的航程,他都要穿上救生衣。

  2013年左右,天津陆续成立了多家皮划艇俱乐部,爱好者们聚集在一起训练、交流经验。俱乐部也开辟了场地,供会员们存储皮划艇。林松和好友们相约训练,划得最多的一段是从刘庄桥到外环桥,一个来回大约16公里。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从海河刘庄桥到外环桥这一段,两岸绿化很好,水草也挺多。皮划艇经过时,水浪被岸边的水草吸收,不会形成回浪。而在一些硬堤区域,也就是河岸边被大理石覆盖的河段,组织皮划艇训练时,水面上会形成很多回浪,导致皮划艇不能稳定划行,严重影响训练效果。“近年来,经过治理,这一段的海河水越来越清澈,划船经过河面时,心情特别舒畅。”林松感慨。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林松和圈里的好友们一起去外地参加皮划艇比赛,他们曾先后在杭州、青岛、武汉等地的水上运动比赛中获奖。这些年,林松也见证了天津的水上运动爱好者群体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来到崔家码头附近组织训练和交流活动。桨板运动,比皮划艇项目更容易入门,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桨板运动,他们也会定期到北安桥等海河区域开展活动。

  与林松一样,中年人夏峰(化名)也是圈内一位有名的皮划艇爱好者。多年前,夏峰在工作之余期待找到一项活动愉悦身心。身边有不少朋友在工作之余聚餐喝酒、打麻将,而他想找到一项健康的、值得追求的活动。于是,经朋友介绍,他进入了皮划艇爱好者的大家庭。

  从购置第一艘皮划艇开始,夏峰陆续在皮划艇上投入了数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自从参与皮划艇项目,夏峰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比以前好多了,工作上的表现也有了更大的提升。

  “皮划艇表面上看是手臂运动,实际上却是一项全身运动,训练和提升的是身体的核心力量。在划船时,河道分外安静,水面如同一面镜子,空气特别清新。在这样的环境里从事运动,身心特别愉悦。”夏峰讲述着自己参加皮划艇运动时的感受。他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市民朋友参与水上运动项目,感受运动的乐趣。

  社体指导员引领新风尚

  10月11日,2023年天津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展示大赛暨京津冀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公开赛闭幕式在天津体育馆举行。来自天津、北京、河北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代表队的队员、观众近800人进行了技能展示和观摩。在这次展示会上,来自宝坻区的全国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张凤桐上台发言,讲述了他在社区、乡村引领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故事。

  出生于1996年的张凤桐,今年才27岁。大学期间,张凤桐就经常组织和参加各类文艺演出、体育活动。大学毕业后,他全身心投入到家乡的文艺体育事业当中,组建广场舞队伍,先后带领近百名不同年龄段的运动爱好者健身。这支队伍一直活跃在家乡大大小小的舞台上,为人们带去欢声笑语,更让群众感受到了运动健身的魅力。

  记得有一年,一位阿姨失去了女儿,她每日郁郁寡欢。邻居看到她的状态很糟糕,就带她加入了广场舞的队伍。初来时,阿姨每日愁眉苦脸,伙伴儿们开导她,教她各种舞蹈动作。慢慢地,她变得开朗了,并逐渐走出了阴影。现在,这位阿姨变得活泼、开朗、自信了很多,与当初相比,就像换成了另外一个人。张凤桐对这位阿姨也特别用心,每一个动作、每一段节拍都耐心讲解给她听。这段特殊的经历,让张凤桐对自己的“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有了不一样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他感受到自己在从事一项光荣的事业,能帮助他人活出更精彩的状态。

  从那时起,张凤桐开始钻研健身操、编舞、心理学等知识,并先后考取了国家一级健身操舞教练员、国家一级健身操舞裁判员等资格,还被评为天津市十佳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国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在张凤桐的舞蹈队中,大部分是五六十岁的阿姨,年龄基本和他的母亲相仿,但他与这些阿姨沟通起来一点儿代沟都没有。每当从排练厅门口经过时,人们总能听到里面传来欢声笑语,阿姨们也亲切地称呼张凤桐“大桐”。虽然这些阿姨把张凤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但在训练的时候,谁没听指挥、谁的动作做得不到位,他会不留情面地严肃起来,这些阿姨也会很认真地听“大桐”老师的“教导”。作为男孩子,能让阿姨们这么听话是很难得的。其实,每次问到他有什么秘诀时,他总会笑着说:“阿姨们都把这里当成了家,自己说孩子一两句,不碍事。”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天津市已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约5.3万名。今年以来,天津已开展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活动110多场,尤其是在太极拳、健身操、柔力球、广场舞、传统武术方面,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带动乡村中老年人参与体育运动,强身健体。

  从体育爱好者到经营者

  51岁的蔡元昊,曾经是天津市第一批户外运动爱好者、登山运动爱好者、水上运动爱好者。现在,他创办和经营了多家体育俱乐部,在长跑、水上运动方面吸收了一大批会员,经常组织各类比赛和活动,共同助力建设“运动之都”。

  在2000年左右,蔡元昊就经常去全国各地参与登山、越野等户外活动。为了给登山运动储备体能、适应高海拔地区的缺氧环境、增强心肺功能,他需要进行长距离跑步的训练。于是,他慢慢开始了长跑运动。那时候,他住在河西区文化中心附近,每天早上围着乐园跑5圈,每圈2.1公里,合计在10公里以上。后来,他搬到大直沽附近居住,离海河边比较近,便选择了在海河东路进行长跑。

  蔡元昊表示,体育运动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锻炼者有愉悦的精神享受,因此,他更加爱好健身并参与各类体育运动。在长跑训练后,蔡元昊储备了足够的体能,就和北京的一位朋友相约去登山,在登山过程中双方交替保护对方。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和朋友一起登顶过四姑娘山、慕士塔格峰、博格达峰等国内著名的高山。

  近年来,蔡元昊主理了海河之春马拉松、和平区海河皮划艇协会等体育俱乐部,对体育产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他看来,天津利用海河的优势,发展赛艇比赛、城市定向运动等,可以以赛促游,刺激消费。专业的体育竞技与民众的狂欢相结合,可以打造全民同庆的城市节日。体育赛事引爆全民参与热情,吸引世界各地的体育爱好者及市民关注并参与其中,通过赛事聚集庞大的人员流量,能够直接带动比赛场地周边餐饮业、住宿业、旅游业的繁荣。

  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和规划,在市民的体育消费方面,天津将打造融合型、全龄化都市运动新地标。到2025年,集体育、文化、健康等功能于一体的体育服务综合体的数量可达到10个。全市体育消费总规模可达450亿元,人均体育消费达到3500元,使体育运动成为市民消费新时尚。市民体育消费的提升,会使体育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大量的体育经营公司也将在津城布局,预计2025年全市体育企业的数量可达15000家。(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