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蓝冠登录 >

<i>约24万只候鸟云集北大港湿地 放流鲫鱼两万尾

内容提要:眼下正值候鸟过境本市的高峰期。为了给各类候鸟提供食物补充,19日上午,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管理中心联合滨海新区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在该湿地进行了鱼类增殖放流行动。

眼下正值候鸟过境本市的高峰期。为了给各类候鸟提供食物补充,19日上午,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管理中心联合滨海新区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在该湿地进行了鱼类增殖放流行动。

今天上午9:30,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和20余名志愿者一起来到放流地点,将货车里的约两万尾活蹦乱跳的鲫鱼,一盆一盆地放入湿地的“万亩鱼塘”内。也许是看到了可口的食物,有不少珍禽在空中盘旋着,只待人们离去,然后“大快朵颐”。

放流最后,工作人员将塑料软管连接到车厢内,躲在底部的鱼儿,顺着水流都进入了湖内。

据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应急与巡管科科长刘培翔介绍,今天放流的鱼在半个月之前就准备好了。北大港湿地的水偏咸,为了让这些鱼入水后能存活,他们提前把鱼放进了一个“咸水池”,让它们先适应湿地的水质。今天放流的鱼基本都在7至10厘米之间。之所以选择这么大的,是因为迁徙的候鸟基本都体型较大,这些鱼适合它们食用。截至目前,北大港湿地今年已经进行了两次放流,而且常态化准备了两万尾鱼,随时准备在发生极端恶劣天气、候鸟无法觅食时进行投喂。

该管理中心主任王德悦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北大港湿地已经观测到68种候鸟,目前有24万只左右。其中包括东方白鹳、白枕鹤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白琵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湿地管理中心采取人防加技防的方法,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候鸟。除了三个小组的人员轮流巡查之外,还用无人机定点定时进行全域搜索,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处理。

每天和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坚守在湿地的还有10余名来自滨海新区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他们大多是摄影爱好者。

“志愿者手中的器材不仅记录美好瞬间,也能及时发现一些问题。当发现候鸟需要救助或有偷猎行为时,他们会第一时间联系管理中心,一起积极救助鸟类和制止违法行为,他们的存在对违法者是一个有效震慑。”滨海新区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会长马井生还向记者介绍,该协会的志愿者不仅守候在北大港湿地,在七里海、沿海滩涂甚至大黄堡湿地都有他们的身影。“只要是天津的湿地,我们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关注和保护。” 马井生表示:“我们的协会不设门槛,热爱湿地、热爱生态的人都可以加入!”

(今晚报记者 张家民)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