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蓝冠登录 >

走出社交“舒适圈” “社恐”也能变“社牛”

内容提要:在路上遇到不太熟的人,纠结要不要打招呼;朋友聚会、公司团建,要么推辞,要么躲在角落;独处时很自在,却不停地责怪自己不合群……

  天津北方网讯:在路上遇到不太熟的人,纠结要不要打招呼;朋友聚会、公司团建,要么推辞,要么躲在角落;独处时很自在,却不停地责怪自己不合群……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给自己贴上了“社恐”(“社交恐惧症”的简称)标签。有人想打破,却无从下手。几个月前,“90后”女孩乔彤创办了线下社群“彤学荟”,将忙碌的朋友聚集到一起谈天说地、聊人生,渐渐的,一些“社恐”变成了“社牛”(“社交牛人”的简称)。

  “我几乎没有社交圈,也没有什么朋友,每天除了在家就是去工作。”38岁的刁莉是一家瑜伽馆的主理人,在很多人看来,女性经营者大多都是“社牛”,但刁莉却觉得自己是“社恐”,“我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生活中也很少结交朋友。”这两年,刁莉的工作进入瓶颈期,她出现了自我怀疑和否定,甚至一度陷入焦虑的状态。几个月前,乔彤创办线下社群“彤学荟”,邀请刁莉参加。起初刁莉很抵触,觉得有很多陌生人,不知道该怎么相处。在乔彤的软磨硬泡下,刁莉还是去了。“我当时的状态不好,有些封闭,还有些焦虑,不太想和人说话。”第一次参加“彤学荟”的活动,前半段,刁莉做了倾听者,在倾听过程中她发现,大家都有不如意。“听着大家的诉说,我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好像一下子减轻了,让我觉得那些打击不算什么,坦然面对就好了。”后半段,刁莉尝试开口,渐渐融入其中。刁莉觉得“彤学荟”为她打开了心灵的一角,一些或熟悉或陌生的人在一起交流,形成了一种互补。刁莉开始期待下一次活动,期待和更多人进行深入交流。

  “彤学荟”是什么?乔彤介绍,是一个非盈利,激发人们心灵碰撞的地方,“把我认识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聚集在一起,大家来自各行各业,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在聊天中可以相互启发。”几年前,乔彤是互联网大军中的一员,干得好、赚得多,却越来越迷茫。几番思索后,她辞去工作,打算做一些心向往之的事。“‘彤学荟’是我一直都想做的。我发现身边的人可以在线上聊得热火朝天,线下却连基本的人际交流都困难。我想回归本真,搞一场大家面对面的聚会。”这种聚会每期都会有一个主题,除了聊天,还会有制作手工作品的环节,动手动脑,别开生面。

  如今的问候方式,从“吃了吗”变成“你是‘i人’(人们常说的‘社恐’)还是‘e人’(人们常说的‘社牛’)”。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社交恐惧症”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教授郝嘉佳认为,年轻人谈论的“社恐”并不一定是临床心理意义上的社交恐惧症。很多时候,这是一种逃避社交活动的自我调侃,当然,有的人有些时候确实感受到了人际交往的压力。不过,引起焦虑的不是社交活动本身,而是担心自己在他人那里可能受到的负面评价。线上交流时,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和准备回应,更容易控制与他人的社交距离,可以减轻在社交情境中的紧张不安,所以有些人会依赖线上交流。但是,线上交流不能替代人与人面对面的社交。面对面,更利于人与人之间深层次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更容易建立亲近感和情感共鸣。当处于一个包容性和支持性比较强的社交环境时,人们在线下的交流更容易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建立对于人际互动的信心,进而减少社交焦虑。(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