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蓝冠登录 >

民间艺术家王亚民:让天津非遗在和田生根开花

内容提要:今年69岁的天津民间艺术家王亚民,6年前带着祖传的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皮画制作技艺踏上自主援疆之路。 在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交流展示区,王亚民(中)分享皮画制作细节。 王亚民制作的皮画。 王亚民和学生制作的皮画。

天津北方网讯: 今年69岁的天津民间艺术家王亚民,6年前带着祖传的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皮画制作技艺踏上自主援疆之路。在新疆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他洒下了汗水,收获了成果。曾经一度淡出人们视线的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新疆大地上生根、发芽,传承非遗也成为王亚民人生历程中激情燃烧、难以忘却的记忆。

夙愿

戴着头饰的伊犁骏马、展翅高飞的帕米尔雄鹰、晶莹剔透的吐鲁番葡萄……这些充满魅力的新疆元素,今年9月中旬在天津举行的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交流展示区中以皮画的形式展现,受到观者的喜爱。新疆展馆墙上挂着的皮画共14幅,均由新疆和田市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创作。他们以和田当地的羊皮为画布,将新疆的动植物活灵活现地定格在画框中。作为指导老师,王亚民站在皮画前接受记者采访,分享皮画制作的细节。突然,滔滔不绝介绍的他凝目语噎。

记者顺着王亚民的眼光看去,原来是他的儿子带着孙子来展示区现场看望他来了。“我自主援疆那一年,孙子才一岁多。没想到,再次见面,孙子都快八岁了。”王亚民紧搂着孙子泪眼婆娑。

王亚民告诉记者,花甲之年他身体出了问题。“那年,我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患了淋巴癌、舌癌两项癌症,同时还患有心脏病、糖尿病。60岁的最后一天,我还遭遇了车祸,头上缝了30多针,当时都失忆了,在医院躺了三个多月。后来我缓过来了,这场病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王亚民说。

2018年,王亚民在一次会议上认识了几名天津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干部,了解到了他们在新疆和田地区扶贫帮困的善举。天津市组织的“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为和田各族群众送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推动了两地文化交流、交往、交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就是我要做的事吗!”作为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皮画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王亚民萌生了自主援疆传承天津皮画技艺的想法。他相信,新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将会赋予这些皮画无穷的生命力。

皮画是天津一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亚民介绍,皮画就是在皮革上制作的画,祖辈传承下来的这种传统民间皮画经过多道工序,将皮料制作成近似剪纸或年画的形式,配上镜框挂在墙上,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然而由于制作成本高、工艺复杂,皮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在天津,王亚民依然守护着这项濒临失传的家族绝艺。他在传承古老技艺基础上,将皮画与西方油画、中国工笔画等相结合,创新出写实立体、仿真生动的艺术风格,为皮画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那一年,王亚民远赴新疆进行考察。“这一个多月,我实实在在看到了新疆丰富的皮料资源和人民对生活的热爱,这让我下定决心要为美丽的新疆做点事。”王亚民说。

教学

车行和田,天空透彻明净,金黄色的胡杨树屹立苍茫大漠中显得格外高大、昂扬,像一幅被画家用心雕琢的油画。远处巍峨雄壮、神圣庄严的昆仑山,白色积雪覆盖山峰,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迷人的光芒。王亚民梦中的地方,越来越近。

做完癌症手术后不到一年,王亚民先后受聘于和田职业技术学院、和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田市高级技工学校,专门从事皮画教学。

和田市高级技工学校学生阿卜都瓦日斯·奥布力喀日是王亚民的学生,这次跟着王亚民来到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交流展示区,成为新疆展馆现场年龄最小的工作人员。他向记者介绍了王亚民在他们学校教授皮画的故事。“这是王老师指导我做的,材料用的是和田绵羊毛皮。”阿卜都瓦日斯·奥布力喀日告诉记者,跟着王亚民老师学习的两年,让他感受到皮画制作的精妙绝伦和艺术魅力。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绘画的感觉,王亚民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动物入手。“皮画制作的第一个步骤是绘画,同学们绘画时要注意过渡与透视关系,让绘画作品形似神似,这样我们制作出的皮画作品才能生动逼真。”王亚民说,他来和田地区传授皮画技艺,对皮画取材做了改良,让皮画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更强。

在阿卜都瓦日斯·奥布力喀日的印象中,年近古稀的王亚民教学比年轻教师还要拼。每天8节课,他几乎是连轴上。为了节约时间,他一天就喝一瓶水,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全身心地投入教学。饮食起居方面,王亚民也很简朴,一颗大白菜能吃上四五天。“老师自己做咸菜,就着馒头吃,就是一顿饭。”阿卜都瓦日斯·奥布力喀日说。

在传授皮画制作技艺的同时,王亚民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展现才华。“我鼓励孩子们参加比赛,带孩子们出去长见识,多看看别人的作品,提高自己的技艺。”王亚民说。2019年9月,王亚民带领学生团队在库尔班大叔杯和田礼物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全国)中荣获个人和集体银奖。两个月后,其参赛作品又荣获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首届“乡粮杯·中国一乡一品”产业设计大赛(产品类)银奖。

教书育人的同时,王亚民参观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展览馆、博物馆、农民画展,陆续创作出反映当地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的上百幅皮画作品。他的皮画文创系列《天津、新疆一家亲》《库尔班大叔上北京》等获得国家级大奖;向天津市慈善协会捐赠的两幅皮画参加了非遗产品工艺展卖,所得善款捐赠给了和田教育部门。

王亚民的付出,学校师生都看在眼里。和田市高级技工学校教务科教师谢姆西努尔·克由木说:“王亚民老师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现在,学生们都能够独立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皮画作品了。”

传承

新疆有句谚语:水流走了,石头还在。“能给当地留下点什么”,成为王亚民的心头大事。

时光荏苒,五年光阴转瞬即逝。作为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皮画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梦想——在和田地区找到合适的第四代传承人,让这项濒临失传、独具魅力的传统技艺在这里生根发芽。

去年年初,新疆和田市相关负责人听说了这件事,主动牵线搭桥,帮助他实现愿望。和田市高级技工学校校长阿庆拉木·阿不都瓦依提为了留人,由学校给王亚民提供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让他享受正高级教师待遇,并为他打造皮画工作室,尽最大努力满足王亚民在生活和教学上的需求。

经过一番考察,王亚民终于如愿挑选出一名教师和五名维吾尔族学生作为首批皮画技艺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是什么?就是不屈不挠、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作为传承人,从现在开始,你们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王亚民的执着得到了学生的认可。17岁的学生阿卜杜热合木·吾布力艾山从小喜欢画画,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但阿卜杜热合木·吾布力艾山的父亲认为,传承非遗并不能让孩子将来就业时找到理想的工作。王亚民听说后主动家访,邀请家长现场观看孩子制作皮画。“王老师毫无保留地将皮画制作技艺传承给我,我爸爸也感受到王老师的匠人精神,同意并支持我好好学习皮画制作,把我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阿卜杜热合木·吾布力艾山说。

从天津只身来到新疆和田地区推广传承皮画非遗,王亚民的自主援疆之举得到天津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支持。天津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陈健介绍,皮画制作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津疆两地非遗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要大力支持这项非遗艺术在和田地区发展,推进非遗实现产业化,帮助健全产业链条,实施一系列产业项目,支持传承人培养。

近万里山水相隔,两千多个日夜坚守。“我现在觉得精力充沛,还能接着干。我要让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和田落地生根,让皮画手艺成为学生就业增收的本领。”王亚民说。(津云新闻编辑尹辰辰)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