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由市政府办公厅、市网信办、海河传媒中心共同策划推出的《公仆走进直播间》“十项行动 见行见效――高品质生活创造篇”暨“2023委办局长年终访谈”昨天举行第一期,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沈超及各相关处室负责人走进直播间,就百姓关心的就业、人才、社保等热点话题进行介绍。“2023委办局长年终访谈”推出第三期节目 医疗保障局长 明做客直播间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北方网讯:由市政府办公厅、市网信办、海河传媒中心共同策划推出的《公仆走进直播间》“十项行动 见行见效——高品质生活创造篇”暨“2023委办局长年终访谈”昨天举行第一期,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沈超及各相关处室负责人走进直播间,就百姓关心的就业、人才、社保等热点话题进行介绍。
就业连着千家万户。面对这一市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话题,沈超首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充分挖掘就业渠道,强化服务供给,全力稳定就业基本盘。截至11月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4.03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97.2%。10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5.1%,前10个月均值降至5.4%,低于年度5.5%的控制目标。可以说,今年城镇新增就业稳步增长,失业率平稳回落,就业形势恢复到疫情以来最好水平。预计到年底,能够顺利完成3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的目标。”
就业形势稳定之下,也面临大学生“慢就业”,快递、网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形态等新问题。作为就业工作牵头部门,如何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沈超介绍:“我们深入推进‘想就业、找人社’服务活动,推动基层就业、企业吸纳、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培训见习等各类补贴直补快办。持续用好组织就业见习、发放求职创业补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一对一’就业帮扶、岗位定向招聘等举措,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保驾护航。此外,通过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推动新就业形态企业开展集体协商,以及畅通维权渠道、加大执法维权力度等方式,全力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随着本市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智能科技以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沈超介绍,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全力推进“海河英才”“海河工匠”品牌建设,人才引育成效明显。先后组织“海河英才”高校人才项目对接、“津洽会”人才智力引进、“海河英才”学子津门行、“天开之星”海外人才创业周等一系列会、展、赛活动,拓展人才引进渠道、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截至11月底,累计引进人才47.7万人,平均年龄32岁,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超过26%。今年9月,我市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天津参赛队获得26金、19银、11铜,金牌、奖牌均位列全国第一的好成绩,实现了办赛与参赛双丰收;10月在第二届全国博创赛上,我市获得10金、15银、30铜,同样金牌、奖牌均位列全国第一,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市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两支队伍的建设成效。目前,天开有仪、绿禾环保、天大智图等7个项目已落户天开园。
作为民生保障重要部门之一,推进高品质生活创建必然少不了“人社之为”。“社保卡虽小,却承载着‘大民生’。近年来,我们在人社政务服务、就医购药、资金发放、交通出行、文化旅游、信用积分等领域,积极推进社保卡的综合应用,今年率先实现京津冀异地持卡就医、京津冀公交、轨道刷卡出行等应用。下一步,三地还将共同谋划制定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整体规划,共同汇集各类居民服务事项,合力推进以社保卡为载体在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方面应用推广,持续拓展电子社保卡移动支付场景,让百姓无感体验跨省通用、一卡多用,不断提高市民使用社保卡的满意度、幸福感。”沈超表示。(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