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蓝冠平台 >

蓝冠测速地址网络时代,如何帮助老年人适应"

蓝冠测速,蓝冠的历史

1 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亟须更新
 
“银发网红”的数字逆袭
 
爱吃火锅、甜食,也爱喝可乐、蓝冠测速地址啤酒,来自四川成都的百岁奶奶喻泽琴因为耿直可爱的性格,在短视频平台俘获了百万粉丝。她爽朗的笑声更是感染了很多人,“奶奶的晚年活出了所有人羡慕的模样”“这是全网年纪最大的网红小姐姐”“看哭了,想起自己的外婆”……
 
近几年,在B站、抖音、快手、全民K歌等新媒体平台涌现了“北海爷爷”“罗姑婆”“金香奶奶”“敏慈不老”等一大批老年网红,既分享人生故事,也输出热辣观点,既引领时尚潮流,也展示传统文化,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偶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60岁以上的网民已接近1亿(9700万),这意味着中国2.5亿老年人中有38.8%的人已经上网。如今在各类App中,都不乏活跃着老年用户。课题组在2018年针对全国58个城市956个家庭3051个祖孙三代样本(其中祖代样本为1399个)的调查数据显示,仅以微信这一项应用而言,常人眼中的老年“青铜”,不少已经悄然化身为微信世界的“王者”。调研发现,已经有一半老年人(49.6%)使用微信,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是1.37小时,平均会用的功能有11.47项,蓝冠测速平台平均好友数量是104.28个,37%的老年人每天会多次查看朋友圈,他们对微信的使用深度与广度打破了“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刻板印象。
 
对于老年人而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重构了其闲暇的社会生活。相关调查也显示,在老年用户超过千万的10项应用中,前2项是社交App(微信、QQ),另外是视频App(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其余分别是工具类、购物类、新闻类应用。
 
网络“坑老”陷阱多
 
然而“能”上网并不意味着“会”上网,从传统信息平台切换到纷繁复杂的互联网平台,老年人难免会晕头转向。
 
最近一位六旬女粉丝被短视频平台的“假靳东”欺骗感情而离家出走的新闻让网友唏嘘不已。部分老年人沉迷于网络小说、短视频或游戏不能自拔,成为不折不扣的网瘾“老年”;“食醋能洁白牙齿”“多吃辣容易得阿尔茨海默病”“戒烟之后身体更坏”……在各种“震惊体”和养生类文章面前,老年人往往成为谣言传播的“易感人群”;还有些老年人平时省吃俭用,却在网络中被虚假投资利诱、被仿冒亲友诈骗。
 
“无根据的事例、不科学的结论、粗糙的剪辑画面”,这些看起来漏洞百出的文章、视频为何能得到“银发族”的青睐?仔细推究,当面临海量信息时,老年人由于受教育程度、思维定式和生活经历所限,表现出对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也较为有限。另外,由于年轻人工作忙,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较少,精神世界的空虚使得他们喜欢转发信息以吸引关注、创造谈资。然而据了解,相对于农村留守老年人容易在网络上迷失自我,城市老年人由于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稍高,媒介素养也相应提高。课题组在城市家庭入户调查时,向受访者展示了8条典型的网络谣言,结果显示,老年人能够识别其中4.01条,中年人能够识别其中的4.11条,年轻人能够识别其中的4.67条。
 
被数字化“隔离”的老年人们
 
互联网、智能手机等能给老年人带来丰富的移动生活,但也伴随着使用障碍。科技进步、数字变革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让社会管理更加高效,如“健康码”这类的信息技术在此次防疫期间功不可没。但在便利了大多数人的同时,“无健康码不得乘坐公共交通”“无健康码不得进入商场”的管理方式,让部分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在公交车上成为“众矢之的”,最终“落荒而逃”。
 
“过去不会上网只是追不上年轻人而已,如今不接触网络,去医院挂号都很难。”生活在湖北的谭爷爷说,尽管医院有互联网挂号步骤说明,但是这次记住了,下次又不会了。
 
疫情期间,买菜、缴纳水电费、取快递很多生活事项,都需要通过“扫一扫”或者在五花八门的App上完成,这让很多老年人无法置身事外。
 
腾讯一项关于《老年用户移动互联网报告》结果显示,基础性操作是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最大问题,其中应用使用与功能操作障碍占比46.7%,手机系统设置与维护障碍占比41.2%,不知如何下载App占比32.7%,一系列的注册、登录、支付等问题,成了老年人触网门槛,部分老年人由于跟不上社会变迁的节奏,在“数字化生活”中逐渐被淘汰。
 
2 “银发族”如何迈出数字化第一步
 
学习意愿至关重要
 
年龄虽然是一个客观尺度,但对年龄的感知却是主观的。课题组在深入访谈和社区工作坊中发现,各种社会和心理需求显著影响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的意愿。
 
“微信这些东西我不懂,也不想学。人老了,记不了这么多事了,能记得自己吃喝就不错了。”来自深圳的李爷爷总是对学习新技能持抗拒态度,“一次没操作好,周围年轻人投来鄙视的眼光,慢慢就不敢操作了,怕被笑话。”
 
在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跨越数字设备—数字技能—数字思维三道坎,其中是否掌握数字技能、是否具备数字思维主要靠老年人主观努力。课题组调查发现,一些从农村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帮儿女带孩子的候鸟型老年人,为了和异地亲朋保持联系、为了更好地融入大城市,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反而成为老年人中的“创新者”。另外一些因为其丰富的业余爱好,在参加合唱、参与广场舞等业余生活中,或主动或被动地拥抱数字生活。有趣的是,调查发现,老年女性对新媒体(以微信为例)的接受度显著高于男性,日常生活中也不难发现,老太太们在各类社交媒体上的存在感似乎比老先生们强,这也导致了不同性别老年人幸福感上的差异。
 
相反,也有部分老年人的成长与生活经历,使他们习惯于简单机械命令式的灌输,这与强调自主创新的数字思维背道而驰。“我们这些人,基本上是一张白纸,教我们怎么操作跟着来可以,回去就忘。”一位参加完11次工作坊辅导的贾奶奶还是未能熟练掌握使用微信,她略带自责地说。此外,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精准网络诈骗”手段防不胜防,在家人的反复渲染下,造成不少老年人的“科技恐惧”,他们拒绝新媒体的理由很简单:“现在不熟的电话号码一概不接,因为老年人容易受骗啊!微信里肯定也有很多诈骗,我不想学”。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