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6日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天津市多种不同疫苗同时接种技术指南(2023年版)》发布,这是全国首个专门针对疫苗同时接种的技术文件。针对受种者按常规流程接种疫苗需多次往返接种门诊,而接种门诊难以预约多种疫苗同时接种这一现状,该指南明确提出,可以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疫苗(包括非免疫规划疫苗),即多种不同疫苗可同时接种,实现了非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专项技术指南零的突破,帮助受种者及接种医生解决实际困扰。
预防接种是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随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及各种新疫苗相继问世,儿童可通过疫苗预防的传染病种类逐渐扩大,可接种的疫苗种类和剂次不断增加。目前,我市免疫规划实施“12苗防13病”,7岁以下儿童共需接种26剂次免疫规划疫苗,往返接种门诊次数可达16次,其中1岁以下要接种15剂次。儿童如果要得到更多保护,在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选择常用补充型非免疫规划疫苗,至少需再接种15剂次。
此前,我市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否能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主要参考疫苗说明书,但部分疫苗说明书未清晰表述同时接种的可行性,使基层接种门诊无法推荐或预约多种疫苗同时接种,造成受种者往返接种门诊频繁,特别是1岁以下儿童平均每月要到预防接种门诊两三次。同时,多种疫苗不能同时接种可能使很多受种者不能及时得到疫苗保护,当疫苗针对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一旦接触到病原体即感染发病。
科学合理地实施多种疫苗同时接种,可以增加疫苗接种率与及时率,为小月龄、疫苗脱漏、行动不便等人群提供及时全面的保护,减少往返门诊次数,降低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误工误学误课成本,还能帮助接种门诊高效安排疫苗接种计划,减少核实信息、登记、留观等工作。此次我市由市疾控中心牵头制定多种不同疫苗同时接种技术指南,经国家和北京、上海、重庆、广东等多层级、多地域专家研讨,并结合国内外权威组织机构建议和国内多省市实践监测数据,明确了多种疫苗同时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指南从受种者及门诊实际需求出发,明确提出可以同一次接种时间在不同解剖部位或以不同接种途径或不同接种方式接种两种及以上不同疫苗(如口服、左右上臂、左右大腿接种),即单价疫苗、多价疫苗或联合疫苗之间可任意组合同时接种。此外,明确了除疑似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其他外伤接种破伤风疫苗等特殊情形需优先接种外,如选择不同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应优先保证接种免疫规划疫苗。
另外,该指南还明确了一些特殊情况,包括:国家下发相关免疫程序、接种指导意见、疫苗说明书中对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或同时接种有明确说明的除外;两种及以上注射类或经鼻接种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不少于28天进行接种;接种门诊开展多种疫苗同时接种应取得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知情同意;不同疫苗的禁忌症范围不同,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不同种类疫苗时,接种前需综合排查受种者健康和禁忌情况等。(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