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蓝冠注册 >

<i>东丽区华明街道第一社区居民王恩荣获评天津

内容提要:今年52岁的王恩荣,是东丽区华明街道第一社区居民。她恪尽孝道,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年迈的公婆,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诠释着孝与爱的传统美德。近日,王恩荣被评为天津孝老爱亲好人。

  天津北方网讯:今年52岁的王恩荣,是东丽区华明街道第一社区居民。她恪尽孝道,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年迈的公婆,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诠释着孝与爱的传统美德。近日,王恩荣被评为天津孝老爱亲好人。

  丈夫患病离世

  11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华明街道第一社区,见到了朴实善良、不善言谈的王恩荣。1992年,21岁的贯庄村村民王恩荣与同村的贯忠东喜结连理,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贯忠东是家中独子,嫁入贯家以后,王恩荣一直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上世纪90年代初,农村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算好,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两个女儿的相继出生更是给这个家增添了许多快乐。

  然而,平淡幸福的生活被打破。2015年4月,贯忠东被诊断为因白血病引发的肝硬化。为了治病家中的积蓄很快就花光了,亲戚朋友也都借了个遍,却仍是杯水车薪。9个月后,贯忠东因病去世,年仅46岁。丈夫去世后,王恩荣虽然万分悲伤,但必须尽快调整情绪,因为一家人还要靠她支撑下去。

  挑起家庭重担

  贯忠东去世后,王恩荣的公公一直沉浸在失去独子的痛苦中。2016年7月,老人在家中突然昏倒,送到医院后查出是胃出血,王恩荣陪着老人在监护室里住了4天,病情好转后回了家。出院后不久,老人又突发脑梗,再次被紧急送往医院。虽经抢救保住了性命,但出院后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从此,王恩荣每天在家照料公公的生活起居,喂饭、喂药、洗澡、翻身……为了提高老人的免疫力,她每天换着花样给公公做饭,增加营养。老人经常把大小便弄到衣服和被褥上,王恩荣都会给老人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被褥,没有丝毫抱怨和厌烦。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王恩荣的精心照料下,2022年3月,瘫痪在床6年的公公安详离世,享年80岁。

  葬礼上,王恩荣的婆婆哭着对前来吊唁的亲戚朋友说:“虽然儿子去世早,但我有个好媳妇,她是天底下最难得的好儿媳。我没有女儿,儿媳妇就像亲闺女一样贴心!”老人发自肺腑的一席话让在场的人无不感动落泪。

  精心照顾婆婆

  王恩荣的婆婆今年75岁,是一个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腿脚也不是很好,曾在2010年11月查出子宫癌,做了两年的化疗。天有不测风云,2021年,平静的生活再次被打破,老人不慎摔伤了腰和手臂,住院治疗时,又查出患有胆结石,需要做胆囊摘除手术。在婆婆摔伤、做手术期间,连续两个多月,王恩荣独自一人伺候在病床前,细心照料、精心护理,直到老人康复出院。

  儿子和老伴儿的先后去世,对老人打击很大,整天沉闷不语。王恩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唯恐婆婆有个三长两短。她一连数月从早到晚陪护在婆婆身边安慰、劝解:“娘,想开点,有我您还不放心吗?您就把我当亲闺女吧,我会照顾好您的。”在她的再三劝慰下,老人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从这以后,王恩荣更加悉心服侍年迈的婆婆,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一年365天,王恩荣除了给老人更换衣服、拆洗被褥外,还经常为老人洗脚、擦脸、搓背、梳头,照顾得无微不至。婆婆的牙口不好,一日三餐王恩荣都给老人做容易消化的饭菜。为了保证老人的营养和粗纤维摄入,即使是简单的一碗白米粥、挂面汤,也要搭配上肉、蛋和青菜。

  女儿传承孝道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王恩荣告诉记者,她的两个女儿从小就非常懂事,学习成绩也很优秀。自己整天照顾生病的爷爷奶奶,两个女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女儿贯亚娟下班回到家,都会为爷爷奶奶按摩、剪指甲、洗衣服,有时还会给爷爷奶奶讲几个小笑话,逗两位老人开心。小女儿贯亚琪在天津师范大学读书时,每周回家都是先收拾屋子,然后帮妈妈洗衣服、做饭,里里外外所有的活都干完了才开始学习,一直学到深夜。每到春节、中秋节、重阳节,她还会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爷爷奶奶买好吃的。“孩子们很孝顺,让我很欣慰。我希望通过自己孝敬老人的实际行动去教育、感染下一代,让孝老爱亲的家风代代相传。”说到懂事的两个女儿,王恩荣的脸上写满了幸福。

  “王恩荣不仅是贯家的好媳妇,更是社区里的好媳妇,她给全社区居民带了个好头,是孝老爱亲的模范榜样。”华明街道第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得鑫对记者说,在王恩荣身上看到了许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敬老人、无私奉献、积极乐观、勇担责任。她那种不计得失的博大胸怀和仁厚的挚爱是常人所难做到的,是全体社区居民学习的榜样。(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