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蓝冠注册 >

蓝冠怎么注册_<i>河东区红旗巷社区党委书记孙婧

东疆海关助力经典车亮相天津国际车展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北方网讯:世界首款量产全封闭轿车、被誉为汽车制造史上最优美造型轿车的派卡德超级8,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式肌肉车的代表1961年雪佛兰英帕拉,传世极少的1959年福特埃德塞尔一台台珍品传统经典车亮相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形成一道优雅、复古的风景线。 作为本年度北方地区规模最大、参展汽车品牌最齐全的国际汽车展览...

内容提要:走在津城,您会发现很多以“红旗”命名的地方,譬如连接南开区与红桥区的交通大动脉红旗路、坐落在红旗路旁的红旗剧院等。在河东区的津塘公路旁,有一个社区也以“红旗”命名,叫做二号桥街道红旗巷社区。 孙婧日常工作很是忙碌。 孙婧探望社区老人。

天津北方网讯:走在津城,您会发现很多以“红旗”命名的地方,譬如连接南开区与红桥区的交通大动脉红旗路、坐落在红旗路旁的红旗剧院等。在河东区的津塘公路旁,有一个社区也以“红旗”命名,叫做二号桥街道红旗巷社区。

44岁的孙婧是红旗巷社区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2021年初,受上级组织委派到该社区工作。就在她到任前,在2020年底的“评星定级”工作中,红旗巷社区无奈“挂零”。也就是说,孙婧是从“零”起步,挑起了打“翻身仗”的重担子。在第一次面对居民代表时,她为了给大家鼓舞士气,向居民们许诺:要让“红旗”社区拥抱“五星”。这份许诺要如何兑现?今天的故事,就从这里讲起。

红旗巷走出去的姑娘回来了

“林姨,您今天可没少采购,儿子一家今天回家过节吗?”日前记者跟随孙婧在社区里走访,看到对面有位老人走过来,她赶忙上前打招呼、拉家常。细听阿姨对孙婧的称呼,不是“孙书记”“孙主任”这样的官称,而是“婧儿”“大婧”这样的昵称,如同自家闺女一般亲热。

在到红旗巷社区工作之前,孙婧在同一街道的地毯路社区担任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这两个社区紧挨着,红旗巷的情况,孙婧是了解的。首先,红旗巷是典型的老旧社区,85个楼门里住着1556户、2416位居民,这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000人。除此之外,小区内需要照顾的残疾人、经济困难家庭较多,流动人口多也是一大特点。其次,红旗巷社区内平房虽已拆除,但社区内的楼房也都“上了年纪”,筒子楼、伙单住户依然存在。特别是在2020年社区“评星定级”工作中,红旗巷社区被认定为“零星社区”,这个结果说明,无论是居民的真实反馈还是第三方机构的抽查结果,都一致认为:这个社区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上任前,组织部门的同志找孙婧谈话,询问她的意愿。面对这个棘手的难题,孙婧一口答应了。同事们说:“孙姐,你是既有胆量又有底气啊!”但孙婧自己知道,她愿意接下这份工作,更多的是缘于情怀,毕竟,她是从红旗巷走出去的姑娘。

“这个楼的3楼就是我出生的地方,后来我家搬到了同小区的另一栋楼,条件有所改善。”孙婧指着她曾经的家向记者介绍说:“现在还有多少‘70后’‘80后’能找到自己当年出生的地方呀?恐怕早就拆迁了,但我曾经的家都在。”

上班第一天,孙婧就去她曾经的家走访了一下,还是那般布局,依然是三户人家的伙单,只是住户换了,其他的都未曾改变,连她童年时用彩笔在墙上画的白雪公主都能依稀找到痕迹。这变与不变,让孙婧有了些许感慨、些许恍惚、些许感动。

“大婧,是你吗?我没认错人吧?”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看到孙婧,试探着打招呼。“我是孙婧,请问您是……”眼前的老人似曾相识,孙婧不敢轻易相认。

“我是你父亲的老同事张伯伯啊,你父母都挺好?”在孙婧存留的记忆里,张伯伯还是年轻时壮硕的身姿,而眼前的老人则有些驼背,皱纹已挂上了额头,她不敢将眼前的“他”和印象中的“他”联系在一起。

“你小时候不总和我家闺女一起玩吗?有时你没人照顾,就去我家找你张婶。”孙婧的脑子里迅速闪回,一点点找寻着逝去的记忆,就像在播放一部现实题材的穿越电影——不足百米之外,地铁飞驰而过,车水马龙的街道熙熙攘攘;镜头远景是这些年相继建成的新小区,鳞次栉比、温馨宜居;镜头拉回红旗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气息依然浓郁,那些曾经看着自己长大的叔叔、阿姨们相继老去。时间变了,人未变、情也未变。

“红旗”社区就要拥抱“五星”

初到红旗巷社区工作,孙婧明显感觉到同事们士气低沉。有的同事说:“我们的努力,换作别的社区早就有成效了,但红旗巷的基础条件太差了,多少努力都白搭。”还有的同事说:“红旗巷社区要解决的事情太多了,就跟一棵仙人掌似的,一碰全是刺儿,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如果说同事们的抱怨,让孙婧对之后工作有了初步认识,那么随后跟社区居民代表的谈心,则让孙婧的心变得更“凉”了。年轻居民说:“下班一回到家,心情就变得特别失落,总觉得自己的居住环境不如别人家的好。”老年居民说:“在红旗巷住了大半辈子了,只要不跟外面比,自我感觉还不错;可出一趟门就会发现,自己简直就生活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里。”听着居民们的感受,孙婧心里的滋味难以形容。

“我想让红旗巷变好,无论是出于私心也好,还是出于职责也罢,我就是想让这里变好。因为红旗巷社区里的叔叔、阿姨们都是看着我长大的,我做得不好,就对不起他们。”这是孙婧发自内心的真切表达。

改变迫在眉睫,改变从今开始。孙婧始终相信不管再难的事儿,只要大家有决心、想干、肯干,就一定能有成效。在她的带领下,新的社区班子下定决心,要打一个“翻身仗”。

“翻身仗”的第一枪瞄准哪里呢?就从居民们反映最多的路面问题入手。近些年,受平房片区拆迁的影响,社区里很多路面坑坑洼洼,赶上雨雪天气,更是泥泞不堪,居民出行都很费劲。为此,孙婧积极跟所在街道的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在多方支持和配合下,红旗巷社区的大部分路面都进行了平整、重铺。“把路修好了,不仅能改变社区的基本面貌,更能让居民们都受益,我们接下来的工作也好平稳推进呀!”孙婧说。

居民们发现,从2021年开始,红旗巷社区总是在变化,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巨变,但却总在细节处给人惊喜让人暖心。

今年社区里新添的六条长椅,就得到了居民们的连连夸赞:“这长椅安得好!微改善,大用处,社区干部们是在用心干事。”长椅是孙婧联系相关单位捐赠给社区的,将长椅摆在哪里更合适、更便民,孙婧留意观察并征求居民意见,最终安放在了居民最需要的地方。

“四条5号楼门口有两个垃圾桶,6号楼门口没有垃圾桶,导致两个楼门的生活垃圾堆在了一处。”居民刚反映完问题,社工们马上按照需求调整完毕。“大婧来了之后,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被重视了,这种感觉真好!”居民们这样说。社区居委会每周向居民收集一次意见,能立即解决的片刻不耽误;暂时无法解决的,通过各种途径上报,寻求更稳妥的解决方案。

在2021年的评星定级中,红旗巷社区由之前的“零星”升级为“三星”,这个“跨越”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居民们说:“老旧社区也有高光时刻。”社工们说:“努力之后看到了回报,咱奔着更高目标继续干下去。”而孙婧说:“‘红旗’社区就要拥抱‘五星’,因为五星红旗最艳丽。”

“小微”服务托起稳稳的幸福

红旗巷社区里的一位老人没有退休金,靠捡拾废品度日。2022年,老人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家,幸亏孙婧在“敲门行动”中及时发现、及时送医,算是抢回了一条生命。孙婧很想为老人申领低保,老人的情况基本符合条件,但低保却迟迟难以申领下来,问题究竟“卡”在了哪里呢?

原来,老人年轻时离过婚,唯一的儿子跟随前妻生活,从此断了往来,而申请低保需要儿子的协助。“我想尽一切办法联系老人的儿子,苦口婆心地劝说他,而对方就一句话,‘我没爸爸!’”孙婧说,“再到后来,他把我们社区所有干部的电话号码都拉黑了。”被拉黑了,就换部电话接着打;电话打不通,就登门劝说。这份诚意打动了老人的儿子,他终于愿意提交材料、出面签字了,老人的低保也申请了下来。

仔细观察会发现,孙婧非常关注这些小事,她推进的工作就叫“三微三小”工程:微改善、微提升、微服务,小项目、小点缀、小团队,其目的就是让每件事都稳扎稳打、掷地有声,回馈给居民稳稳的幸福。

——作为老旧社区,红旗巷不时会出现路面塌陷、管道锈蚀等问题,通过精准修补“小项目”,让社区环境得到了“微改善”。

——社区警务室的面积约50平方米,如今一室多用,成为社区微型老年活动室,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地。每隔一段时间,红旗巷就会多一点这样的“小点缀”,每年都有一点“微提升”。

——“社区帮帮团”“跑腿小分队”……一支支服务群众的志愿小队奔走于楼道里巷间;“四点半课堂”“一根拐杖公益包”“儿童微心愿”……服务“一老一小”的实际行动平稳推进,“小团队”用努力践行着用心用情的“微服务”。

变了吗?变了。今年,社区里又新成立了两支志愿者团队,“红旗核聚团队”“红旗青鸽团队”,居民中的老党员、热心人、在职党员纷纷加入,大家的心气变顺了,改变家园面貌的决心更加笃定了。

变了吗?没变。2021年初到红旗巷社区工作时,孙婧就带着一颗“回家”的心;两年多来,她和社工们以此为家,这份情怀不曾改变。

变了吗?变了。独居、空巢、高龄、残疾老人得到了更多的照顾,社区双职工家庭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得到了更多的关照,良性互动让红旗巷社区的氛围变得越来越融洽、和谐。

变了吗?没变。还是那个红旗巷,是多少年轻人开启幸福生活的地方,如今当他们两鬓斑白,依然可以在这里拥有幸福的晚年。(津云新闻编辑尹辰辰)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