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编目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我国20余名古籍编目专家学者齐聚天津,共同探讨古籍编目的热点议题,制定未来发展计划,助力古籍服务利用与文化传承。 据了解,古籍编目是古籍保护的核心内容和基础工作,关系到中华文脉的赓续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会专家针对古籍编目的现状调查、编目规则、编目格式、分类法、主题词表、定级标准、书志撰写、书目系统、高校古文献资源库、联合目录等具体议题展开讨论。会议气氛热烈,交流深入,在古籍编目未来的工作重心、发展方向与使命愿景上形成共识与合力。
据悉,古籍编目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22年6月29日,挂靠于天津师范大学,汇聚了来自全国各高校、公共、科研、专业图书馆系统以及博物馆、民间系统的古籍编目专家,致力于推动古籍编目工作与研究的深入发展,为古籍资源的开发利用积基树本,为完成“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迪全社会了解古籍、认识古籍乃至利用古籍而服务。专委会成立后,积极开展古籍编目调研、实践、教学与研究,以期承担起新时代古籍编目工作的责任与使命。
未来一周,古籍编目专业委员会将联合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举办为期5天的古籍编目高级研修班,积极推动古籍保护从业人员素质能力的提高,扎实推进古籍保护工作,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刘惠平会长表示,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要在文化和旅游部领导下,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支持下,牢牢把握社会组织的职能定位,自觉将事业发展置于国家古籍保护工作大格局中,促进业务交流,搭建合作平台,开展调查研究,引领社会参与,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探索出一条助力国家古籍保护工作、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普适性的发展之路。
(津云新闻记者 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