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台不少公益广告因缺乏创意、主题单一、说教味浓等问题,常常遭到“拍砖”。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公益广告中缺乏创意,一味地说教、喊口号。这样的公益广告,人们难以接受,甚至会产生排斥心理。广告构思的灵魂就是创意,没有创意的广告,就如同无色无味的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不易被大众接受。公益广告必须从受众心理入手,注意表达方法。以“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
梧州电台对原创的公益广告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集中评议,创作者分享其广告创意、讲述心得体会;与会者每人发表看法和感受;台领导进行讲评后,有针对性地选取国内外优秀公益广告进行学习、研讨。以此厚植大家广告创意意识,激发公益广告创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通过制度化的评议会,创作者们逐渐掌握并熟练运用公益广告的创意理念和技巧。一是注重创作中的感情因素。创意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让大家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良好传播效果。二是注重创作贴近生活。“为有源头活水来”,公益广告只有来源于现实,根植于生活,才能以理服人。以身边人和事为着眼点,以小见大,以小人物展示大主题,遵循“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创作原则。
梧州电台推出的一大批作品,就是从现实生活中,从群众身边去实践并寻找灵感的。
荣获国家广电总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优秀奖的《托起贫困山区孩子的中国梦》,来自笔者的扶贫经历。笔者的一户帮扶对象是大山深处的贫困人家,母亲是个精神病人,父亲脚有残疾,贫困的家庭却有三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为此,笔者对这三个性格内向孩子格外上心,除为他们落实好政策外,还常常送学习用品、衣服和食物。一天,三个孩子所在村小学搞活动,活动的场面深深打动了笔者:班上的孩子们扯开嗓子齐声高唱《带我到山顶》,“蓝冠怎么样?唔吔哎....带我到山顶,唔吔哎....美丽的村庄,唔吔哎....童年的岁月,唔吔哎....梦中的天堂……”歌声直抵人心。笔者立刻拿出手机录音,并现场采访了孩子们,问他们的“现状”,聊他们的“梦想”。与放声唱歌相反,孩子们却羞羞地讲述他们藏于心底的梦想。尽管没带专业采访设备,更没有“导演指导”,笔者带着浓厚的情感一气呵成,两天后便推出了这一令人动情、带着浓浓泥土气息的作品,引起社会对贫困山区教育扶贫问题的深切关注。
公益广告必须反映时代的主题和年度宣传主线,作为“同题作文”的公益广告创作,如何在同类主题的公益广告中有所突破?创新思维方式,显得越来越重要。创新思维是一种朝着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创作者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比照和思考,选择与众不同的角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做竞争中冲出的一匹黑马。故而,地市级台公益广告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在于选题视角的创新,做到“人无我有”。
进入2017年,为了迎接激烈竞争的挑战,
蓝冠信誉梧州电台公益广告创作朝着“人无我有”方向努力。在当年党的十九大主题宣传中,融合思想性与艺术性,共创作了《共产党员在身边》《家风正 党风清》《竭力为您服务》《时刻在您身边》《重温入党誓词 不忘入党初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等多个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公益广告。获得国家广电总局2017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项目的《精准脱贫 共产党员在路上》,是笔者根据身边的真人真事所创作。当时,全国精准扶贫公益广告以真人形象出现的极少,大多是“编剧”而成。笔者以单位挂点村的第一书记和扶贫先进典型的真实形象和声音表现在作品中,让帮扶干部和帮扶对象直接参与到作品中,使作品更加饱满、真实,也更能打动人心。
近期创作的《奋斗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也是以创新思维来进行选题的。十九大后,“奋斗”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而“奋斗”也成为全国公益广告创作的一个热门题材,这两年,此类题材的广电公益广告并不少见。笔者选择独辟蹊径,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为创作契机,作品颂扬我国60多年来几代青年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毅然来到边疆、西部,在最艰苦的地方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建设祖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一首首时代的青春之歌。作品中支边老人的激情话语,黄文秀的娓娓道来,升华出“初心不灭,青春无悔。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公益主题。